城市影像记录
航拍道路摄影建筑摄影水务摄影城市摄影影像博物馆
《鹏城史记》⑭:从一座木桥看深港百年风云!

深圳40年

沧海桑田

我们感叹它的奇迹

在奋斗前行的时候

却有一批摄影工作者

用苦行僧的方式

承担了纪录深圳历史的责任

甲骨文传媒

作为深圳历史的纪录者

特别策划了《鹏城史记》系列

将隆重推出一批从未公开的历史老照片

给深圳市民呈上一个

历史文化饕餮盛宴

同时

向默默纪录深圳城市历史的摄影工作者

致敬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深圳

而首先打开改革开放大门的

就是罗湖口岸

说起罗湖口岸

要从罗湖桥说起

50年代的罗湖行人桥

1911年诞生的罗湖桥

起初只是深圳河上一座简陋的木桥

这座不足50米的木桥

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主要通道

新中国成立后

罗湖桥又以特殊的地理位置

成为中国内地通往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

之前

列车和过境旅客一直共用罗湖铁路桥

路上没车的时候就过人

而且边检工作都是露天进行

人们风雨无阻地从这里通关

1959年

罗湖桥进行改建

桥面加宽了一倍多

1962年

桥上加盖了铁棚

并增设了人行道

60年代中期的罗湖桥,左边是人行通道。

“文革”时期

从罗湖桥入境的旅客

都要诵读《毛主席语录》

不识字的

就要求他们回去背熟了再来

外国人入境则有专员领着朗读语录

这才能通关

1981年1月15日,中英合建的新罗湖行人桥新桥正式启用。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不断推进

罗湖桥的客流量迅速攀升

为了满足客流需求

1981年

人们在铁路桥旁边建了一座人行桥

1981年1月15日,中英合建的新罗湖行人桥新桥正式启用。

但客流持续暴增

没过多久

这座人行桥

便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1983年,深港合作兴建罗湖联检大楼与火车站,图为香港代表胡应湘(前排右)和深圳代表孙凯风(前排左)在深参加签字仪式。

1983年3月14日

香港合和中国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和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合作

兴建深圳罗湖联检大楼与火车站

1983年3月14日,罗湖口岸的宏观设计透视图。

1985年7月

新落成的罗湖联检大楼启用

随之开放的有一座

双层人行桥

1985年7月3日,新罗湖联检大楼。

1985年7月3日,新罗湖联检大楼验证厅的通道和柜位。

1987年11月30日,罗湖口岸双层行人桥。

这座双层人行桥

是香港-深圳之间的主要通道

桥梁全长约61米

宽约9.6米

上层是出境通道

下层是入境通道

1989年,宽敞舒适的罗湖海关检查现场。

1989年,宽敞舒适的罗湖海关检查现场。

1989年,罗湖海关设立的少量急需物资报关处。

1994年3月31日,复活节、清明节期间,罗湖口岸估算通关人次约200万。

2002年

这座桥改成了现代化的密封式新桥

一座短短的罗湖桥

亲历了

中国从封闭到全面对外开放

见证了

深圳的华丽巨变

2020年,罗湖口岸。(甲骨文传媒/摄)

今天

越来越多的深港居民

从这里开启他们的“双城生活”

曾经的咫尺桥头

已经不再是深港的唯一通道

也不再是世界了解中国的唯一窗口

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即将成为新的生活模式

百年风云后

又是新的起点!

本文特别感谢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

王新源先生的大力支持!

大公报,清光绪三十六年六月十一日(图片来源于网络)

1902年,

《大公报》在天津创办,

它是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也是1949年以前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

1966年9月10日,

大陆版停刊。

香港版出版至今。

—·—

王新源 陈焕 | 供图

尹丽斯 | 撰稿

沈迎彦 | 策划

版权所有


上一个: 《鹏城史记》⑮:这个著名的圈,圈出了奇迹!
下一个: 《鹏城史记》系列⑬:深圳广播电台开播前后的岁月
20年行业经验|城市记录者|深圳市政府推介的著名传媒机构
电话:0755-2528486   传真:0755-25783380   网址:www.cnjgw.net.cn
邮箱:jgwwh@aliyun.com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一路博隆大厦1204
Copyright © 2000-2019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甲骨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